玩吧256游戏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帐号
查看: 759|回复: 0

故宫藏新石器时代陶瓷欣赏(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24 11: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瓶撇口,束颈,颈以下渐广,至腹中部直径最大。腹部置双系,腹以下渐内收,平底。泥质红陶。以手制成型,胎体薄厚不均,具有新石器时代中期陶器的特征。
  磁山文化因最初于1972年发现于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村而得名。据科学测试,其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前5600年,属于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从这件小口瓶的陶质和形制分析,可能是一件盛水器。

  红陶盂及支座,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通高20cm。盂:高9.5cm,口径10.5cm,底径11.3cm。支座:10.5cm。
  盂(yú 音于),平底,底径略大于口径,口两侧有圆形饰物。夹砂红陶,表面粗糙。支座由三个独立的支架组成,支架上有类似四边形支托,下为圆形圈足。盂可以用来盛放食物与水,当它放到支座上时,就可以被加热。陶土里夹砂能够提高陶器的耐急热、急冷性能。在磁山文化陶器中,支撑炊器的支架颇具特色。
  红陶出现较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已有发现。河北武安磁山文化、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等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均以烧造红陶为主。夏、商以后,红陶的烧造逐渐衰落。

  盆折沿,深直腹,圜底。泥质红陶。口沿及外腹部均以黑彩描绘纹饰,口沿上描绘以点定位的水波纹,腹部描绘两层三角形几何纹,两层三角形纹饰的大小及形状相同,但方向相反。可能是由鱼纹逐渐抽象演变而来。此彩陶盆的造型和纹饰具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约公元前4800~前3900年)彩陶的典型特征。
  鱼纹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中的常见纹饰,著名的西安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描绘的就是一个人脸口衔鱼的形象,可见鱼和半坡人们生活的联系。

  碗敞口,口以下渐内收,平底。泥质红陶,胎壁薄厚不均。磁山文化陶器以红陶为主,碗是其中较常见的器形之一。此碗制作工艺明显带有新石器时代中期陶器的特征。
  磁山文化因最初于1973年发现于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村而得名。据科学测试,其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前5600年,属于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

  罐撇口,圆唇,束颈,溜肩,鼓腹,腹以下渐内收,平底。胎体较薄,表面打磨光亮。通体饰五道弦纹。据科学测试,龙山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400~前2000年。
  龙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龙山文化陶器以砂质黑陶和泥质黑灰陶数量最多,陶器的制法虽然还在使用手制,但快轮拉坯的使用已很普遍,因此器物形体较为规整,胎体明显变薄。
  黑陶与灰陶的烧造方法一样,均采用强还原气氛烧成。之所以会呈现黑色,是因为在烧成后期将窑停火封门,在窑顶孔上浇水,燃料中的碳素与蒸气结合渗入胎体即成黑色。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最为精致,其中有一种素面磨光的黑陶最具特色,其胎体薄而均匀,色泽黑亮,有的薄如蛋壳,故有“蛋壳黑陶”之美称。

  钵圆唇,宽肩,肩以下陡收,平底。泥质红陶。器物表面施白色陶衣。肩部以褐彩留白二方连续叶纹装饰,每五片叶子组成一椭圆形图案,共五组。叶纹下饰褐彩圆点纹一周。据科学测试,青莲岗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5400~4400年。
  青莲岗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最初在江苏淮安青莲岗发现而得名。该文化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和苏北,出土陶器主要有鼎、釜、甑等炊器,豆、碗、钵等饮食器。其彩陶多用红、褐、紫彩描绘纹饰。纹饰有双弧线纹、水波纹、八卦纹、十字纹及圆点纹等。

  罐撇口,深腹,平底,肩部置双系。通体刻划纹饰,颈部纹饰为正反三角纹,肩、腹部装饰简单的麦穗样纹饰。这样简单的刻划纹饰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陶器装饰纹样比较简单的特点。
  磁山文化因最初于1972年发现于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村而得名。据科学测试,其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前5600年,属于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罐上的双系是为了悬挂或携带方便而设置的。

  瓶陶质,敞口,束颈,鼓腹,腹下渐收,平底。器表光滑,上腹部彩绘弦纹六周,纹饰简洁明快,朴素大方,有很强的装饰性。此类弦纹是马家窑文化中马家窑类型彩陶的常见纹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论坛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玩吧256游戏论坛

GMT+8, 2024-4-26 00:13 , Processed in 0.094189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