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帐号
查看: 6877|回复: 2

粮食是官渡之战的决定性因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5 18: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曹操在官渡之战的生死存亡之际,严重缺粮,这个情况想必大家都很清楚,特别是曹操与前来投奔的袁绍谋士许攸的那段对话,很是精采。但是屯田多年,存粮很多的曹操,为何在事关生死的大战之时粮食却没有了呢?

一、        曹操在许下屯田的情况

——《三国志武帝纪》里面记载: 建安元年……是岁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
——《魏书》记载:自遭荒乱,率乏粮谷。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馀,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萧条。公曰:“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於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三国志任峻传》记载:是时岁饥旱,军食不足,羽林监颍川枣祗建置屯田,太祖以峻为典农中郎将,〔募百姓屯田於许下,得谷百万斛,郡国列置田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从上面的记载看,曹操鉴于连年征战,粮食严重不足的情况,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开始,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县一带招募了大批流民,进行广泛的屯田。当年就收的粮谷达百万斛。初步缓解了曹操政权的粮食危机,为今后其南征北战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当时,由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连续十几年遭到黄巾起义的严重影响,战乱不断,百姓死伤惨重,剩下的也大多流离失所,大片的农田荒废无人耕种,导致全国普遍的粮食不足。包括河北的袁绍、淮南的袁术等均遭遇到了粮食危机。曹操与吕布在兖州展开争夺战期间,也因为双方均没有粮食而不得不停止作战,四处寻找粮食。
随着中原局面的逐渐平定,不少百姓,特别是逃亡出来的,也逐渐或者返回家乡、或者在逃亡地安顿下来。因此,曹操把这些人组织起来进行屯田,即解决了他们的吃饭问题,又为自己开辟了新的粮食来源。
那么,一年曹操收获一百万斛,到底是多少粮食呢?我们先看一个历史记载:
——《三国志邓艾传》: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於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
由此,我们可以推算出: 一百万斛大约是16700名士兵一年的需求量。当然,曹操看到屯田的优越性,在随后数年自然也就在各地推广开来。不过曹操的中央兵团还是主要依靠许下一带的屯田来保证粮食供应的。
不过,邓艾的这个数据不见得正确,值得商榷。我们再看一个记载: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永和二年,朝廷欲发兵四万攻日南,李固驳曰:“军行三十里为程,而去日南九千余里,三百日乃到,计人禀五升,用米六十万斛。”
这里,每人每日需要米5升,而相比邓艾计算的却是每人每日需要食16升。两者相差甚大,即使考虑到邓艾说的是原粮,而《南蛮西南夷列传》李固说的是加工后的米,按照稻谷出糙率平均75%计算,邓艾计算的米也要每人每天12升。
如果换算到现代的单位,大约是汉代每升合0.24市斤,按李固计算人日耗粮为1.2市斤,按邓艾计算人日耗粮为2.88市斤,两者相差2.4倍。因此我以为李固所说的,乃是人每日最低的粮食标准,而邓艾则说的是战士吃的很饱的标准。
如果我们取一个中间值,那么曹操在许下屯田每年的粮食可以保证12500士兵一年的食用,如果按最低限度供给,则可保证16700士兵的一年食用。当然,曹操屯田的地方并不止许下一处,因此,曹操的粮食虽然不能保证更多的军队,但是2~3万人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二、        曹操在官渡为何缺粮?
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开始屯田,到建安五年进行官渡战役,期间相隔四年,这期间曹操的作战行程包括:
——建安元年,十月,攻杨奉于梁(今河南临汝西)。
——建安二年,正月,攻张绣于宛(今河南南阳)。九月,攻袁术于陈(今河南淮阳)。
——建安三年,三月,攻张绣于穣(今河南邓县)。九月,攻吕布于下邳(今江苏古邳)。
——建安四年,二月,攻睦固于射犬(今河南修武西南十公里),八月进军黎阳(今河南浚县)。
——建安五年,正月,攻刘备于沛、下邳。
由此可知,在屯田期间,曹操带领大军一直在连续征战,因此军粮的消耗也不会少。不过攻占这些地方自然也收获不少粮食。因此估计到官渡之战前,曹操的军粮在许都的仓库中已经很多了,完全能够保证军队的正常需要。至少在这几年的作战中,再也没有看到曹军因军粮短缺而影响作战的情况发生了。
那么为何在官渡战役中,曹军一直被军粮严重缺乏的问题所困扰呢?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
——《三国志武帝纪》又记载: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公谓运者曰:“卻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
——《三国志荀彧传》记载:五年,与绍连战。太祖保官渡,绍围之。太祖军粮方尽,书与彧,议欲还许以引绍。
——《三国志荀攸传》记载:太祖遂与绍相拒於官渡。军食方尽,
——《三国志贾诩传》记载:袁绍围太祖於官渡,太祖粮方尽,问诩计焉出,
——《三国志袁绍传》记载:太祖与绍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
——《曹瞒传》记载:公闻攸来,跣出迎之,抚掌笑曰:“(子卿远)〔子远,卿〕来,吾事济矣!”既入坐,谓公曰:“袁氏军盛,何以待之?今有几粮乎?”公曰:“尚可支一岁。”攸曰:“无是,更言之!”又曰:“可支半岁。”攸曰:“足下不欲破袁氏邪,何言之不实也!”公曰:“向言戏之耳。其实可一月,为之柰何?”攸曰:“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急之日也。
可见,曹操由于粮食缺乏,已经有了撤离官渡,退回许都的想法。联系到曹操对负责粮草运送的部下保证要在15天内打败袁绍和对许攸所言只有一个月的粮食,可以说明曹操在官渡的军粮大约只有20天左右的用量。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不是曹操在许都的存粮不够吃,而是其运输线一直遭到袁绍部队的偷袭和截击,把其从后方运送上来的粮食烧毁了很多,这才导致了官渡前线军粮的严重不足。
——《三国志任峻传》记载:官渡之战,太祖使峻典军器粮运。贼数寇钞绝粮道,乃使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复陈以营卫之,贼不敢近。
可见,袁绍并不是没有采纳其部下的建议,而是多次派遣精锐轻骑,包抄、切断官渡大营的后方粮道,这自然就表现在把粮道上正常运输的粮草加以全部焚毁。最后,任峻没办法,只好采取集中运输和武装护送的办法,才把一千辆运粮车安全地运送到了官渡前线,缓解了曹军的粮食危机。
不过有一点,由于前面多次运粮队在半路被敌军拦截烧毁,因而导致许都的存粮也大量地消耗掉了。因此,虽然在最后阶段,由于任峻采取有力措施送上去一千辆车的粮食,但是其仓库中已经再也没有粮食可运了。
——《三国志荀彧传》记载:六年,太祖就谷东平之安民,粮少,不足与河北相支,欲因绍新破,以其间击讨刘表。
平时,在正常情况下,曹操每次完成一次作战,总会返回大本营许都。但是这次官渡战役胜利之后,曹操却没有返回许都,而是率领大军向东开拔,一直到了兖州东平国的安民一带。其目的是到这一带“就谷”,也即就地取食。我们注意到,安民到官渡一带,路程大约在255公里,约合580汉里,是返回许都路程115公里(合260汉里)的2.2倍。而且这一带并没有什么适合的作战目标,可以说,曹操这样做的目的,确实就是单纯的就地找食。也就是说,如果大军从官渡返回许都,是没有办法解决军粮供应问题的。由此可见官渡战役双方对粮食的消耗是多么巨大,可以说把曹操数年间积累的粮食基本都消耗光了。

另外,曹军在官渡的粮食补给大致经历以下过程:
——曹操在官渡早有战役准备,储备有一定的粮食;
——因此,曹操在4月北进经历颜良、文丑等作战,并没有粮食问题;
——随后,袁军大举过河,曹军逐步退到官渡防御,由于时间较长,开始从许都补给粮食;
——结果遭到袁军的多次拦截,大批粮食被烧毁;
——到了8月,由于两军在官渡形成长期相持,曹军已经感到粮食紧张,曹操有了退回许都的考虑,但是被荀攸劝阻;
——随后,任峻采取武装押运的方法,终于把一批粮食补给上来;
——注意,此后许都也已经基本没有粮食可运了。
——而同时,由于袁军人数众多和多次遭到曹军拦截粮食,其前线的粮食供应也陷入危机,迫切需要乌巢这批粮食来保证补给。

三、        粮食实为决定官渡战役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其实,在平原地区,双方的作战战术都是差不多的。曹操会派遣轻军偷袭、拦截袁绍的运粮队,袁绍就也会采取同样的战术来对付曹操。记载证明,双方都有不少次成功地拦截和毁掉对方的后勤运粮车队。
在袁绍方面,除了前面引用的《任峻传》记载的数次派兵成功地抄绝粮道外,还有韩恂军被派来抄绝西道,但是被曹仁部队及时发现而消灭的一次失败。而曹操方面成功的则有曹仁和徐晃分别指挥的一次抄绝行动,其中仅徐晃那次就烧毁袁军运粮车达数千辆。
我们知道,袁军的粮食基地主要在邺城,距离阳武袁绍大营有190公里左右的路程(约合432汉里)。当时运粮车的日行进速度大约在30汉里,因此,袁军从邺城开始运粮到前线,至少要15天时间,还不包括集中大批粮食、装车、中途休息的时间。如果加上这些时间,则至少需要25到30天。因此,当袁军乌巢新运到的粮食突然间被曹操烧毁之后,袁绍大军是无论如何不能再坚持下去了。由于前面已经至少两次被烧毁了各数千车粮食,导致袁军官渡前线的存粮已经下降到了很低的水平,按照许攸的说法,三天之后就要显示出来。即使按照袁绍知道乌巢粮食被烧,马上把全军日口粮减半计算,那么袁军也只能坚持一周左右的时间,而从邺城重新运送却要25天以上。因此,乌巢的一击,无疑是最具有决定性的作战。
反过来,曹操的粮食虽然还可以支持二十天,可关键是许都这个后方粮仓已经再也没有粮食可以前运了。如果曹操在15天内不能击破袁绍,那他就不得不撤退,而且还不能撤回许都,因为那里也没有军粮。而只能被动地向兖州、徐州方向撤退。这样一来,战局将急转直下。
所以,曹操冒险亲自指挥乌巢突击作战,实在是破釜沉舟的壮举!是不得不为之的壮举!
而实话说,许攸的情报对于曹操而言确实是太重要了。如果曹操不知道淳于琼护送粮食屯驻的详细地点,他就绝不可能快速地一击而中;如果曹操不知道袁绍也已经即将断粮,而乌巢就是其唯一的粮食来源,他也不见得敢于如此冒险地进行突击;如果曹操不知道乌巢的守备详细情况,很可能在突击乌巢的兵力上会犯错误,等等。因此,许攸的情报,是最新的情报,是袁绍全军和乌巢防御的最新情报,而且是来自上层决策机构的情报。
——《三国志袁绍传》: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做为袁绍谋主之一的许攸,必然是经常参与袁绍的军事决策,对整个战局和袁军底细了如指掌。正所谓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袁绍这个巨大的军事堡垒,正是毁在许攸这个内部人身上。
而袁军之所以在乌巢粮食被烧毁后很快就溃败了,正如许攸所言:“今袁氏辎重有万馀乘,在故市、乌巢,屯军无严备;今以轻兵袭之,不意而至,燔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也。”(见《曹瞒传》)之所以说“不过三日,袁氏自败”,自然说明此时袁军的粮食供应由于前面多次被曹军拦截粮草也已经非常稀少了。如果袁绍在官渡另外还有其他大批粮草可用,其部队决不会在乌巢完蛋后如此迅速地溃败。
——《三国志张郃传》记载:郃曰:“曹公营固,攻之必不拔,若琼等见禽,吾属尽为虏矣。”也证明乌巢粮食的完蛋,是袁军很快溃败的决定性因素。

四、曹操战后坑杀敌军战俘也是因为粮食问题
这里还联想到另一个问题,就是曹操在官渡战役后,杀死7万多袁军俘虏的事件。
——《三国志袁绍传》:绍众大溃,绍与谭单骑退渡河。馀众伪降,尽坑之。——在这段记载后裴松之注引张璠《汉纪》云:杀绍卒凡八万人。
——《献帝起居注》记载:绍与子谭轻身迸走。凡斩首七万馀级,辎重财物巨亿。
——《三国志武帝纪》:追之不及,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虏其众。
虽然《武帝纪》没有记载这次杀俘虏事件,但是考虑到《三国志袁绍传》和《献帝起居注》均准确记载到了曹操在这次战役后杀死的敌军人数,而袁军当时是全线崩溃,并没有什么有效地抵抗,连《武帝纪》也说是虏其众,则证明,曹操确实在官渡战役中俘虏了大批的袁军士兵,而且最后把这些士兵全部坑杀了。
这一方面反映出曹操的残忍,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曹操杀这些俘虏的苦衷和不得已。
我们前面根据历史记载分析过,此时,曹军自身的粮食也就够吃20天左右,而且这还只是2万余人曹军的口粮。而且曹操后方许都已经没有存粮可供使用了。同时,袁军的前线存粮比曹军还要少,新运来的一万车粮食又被曹操给全部烧毁,因此,当曹操俘虏到这一大批,数量超过曹军人数3倍的袁军士兵时,却面临一个巨大的难题:怎么养活他们这7万多俘虏?
要知道,连那2万曹军后来都是转移到东平安民一带就地取食才渡过难关的。难道你让曹操2万士兵带着8万新俘虏沿着黄河边上到东平去取食吗?这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首先,曹操的存粮虽然够2万本军吃20多天(假设多一点为25天),那么加上8万俘虏就只够吃5天的,这样一来,曹军即使想带着俘虏到安民就食都走不到那里。
其次,8万新俘虏带着行军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这些人毕竟家属都在河北,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逃跑回家。一旦造反起来,对2万曹军也是很大的危险。
第三,曹操也想把他们先拉到后方进行整训,以后再补充到自己的军队中,余下的即使去屯田也是很好的劳动力。但是关键是目前没有粮食养活他们,人没有粮食吃,什么事情做不出来,饿死和被杀死不是一样吗?因此,曹操本质上是非常想留下这些俘虏来充实自己的军队或者屯田力量,但是由于迫在眉睫的粮食危机,使得他不得不下令把俘虏全部坑杀。
总之,还是因为粮食问题,才导致曹操残忍了一回。粮食问题,不仅成为了决定整个战役成败的因素,也成为了决定俘虏命运的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玩吧256游戏论坛

GMT+8, 2024-12-4 01:41 , Processed in 0.15046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