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帐号
查看: 4205|回复: 2

孙权、刘备分争荆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8 11: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汉末,中原大乱,刘表治荆州,一时有治象,中原人士纷纷来此。刘表是“八及”之一,文采不错,但武略差些,随着年岁增高,子嗣不才,荆州呈危。

曹操早就盯着荆州,建安六年,曹操欲因袁绍新破,以其间击讨刘表。荀彧曰:“今绍败,其众离心,宜乘其困,遂定之;而背兖、豫,远师江、汉,若绍收其余烬,承虚以出人后,则公事去矣。”曹操遂复次于河上。(注一)后孙权闻曹操欲东,乃遣顾徽北见曹操以探。徽回报曰:“敌国隐情,卒难探察,然徽潜采听,方与袁谭交争,未有他意。”(注二)曹操因碍北面袁氏之患,而迟迟不能南下。

孙策占江东,欲取荆州,时周瑜领江夏太守,吕范领桂阳太守,程普领零陵太守。孙策攻拔皖城、寻阳,破走庐江太守刘勋,遂进夏口攻黄祖,破之于沙羡。(注三)孙策讨黄祖是奉诏的,他在胜利后的奏表里说周瑜、吕范、程普领三郡太守。这要不得朝廷任命,孙策怎敢如是说。既然周瑜等是朝廷任命的太守,这就比刘表表任的太守有法理上的根据。孙权继位,鲁肃献榻上策曰:“鼎足江东,进剿伐黄祖、刘表,竟长江所及,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孙权于建安十二、十三年两次进攻夏口黄祖,最后破城杀之。刘表死,鲁肃说孙权:“荆楚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今宜抚安备等,与结盟好,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注四)今很多人认为鲁肃所倡孙、刘联盟是平等的盟,显然是对鲁肃的思想缺乏了解。鲁肃的思想是要孙权据荆州以夺天下,刘备有能而刘表不能用,故刘表无所作为,鲁肃希望孙权以与刘备联盟的方式笼络刘备,进而以能为孙权所用,因刘备枭雄,说议连和能走到一起,而谈论依附会话不投机。“如其克谐,天下可定”,说明结盟的目的,就是完成孙权帝业,而不是与他人平分偏安。后孙权不满借地给刘备,使其坐大,希望鲁肃能图关羽,鲁肃仍说:“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注五)鲁肃开个好头,但接着办出棘手的问题,但其思想始终是一致的。

刘备寄寓荆土,建安十二年得遇诸葛亮。诸葛亮说隆中策:“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注六)刘备大喜。说到此,顺便说个想法,我认为鲁肃的榻上策和诸葛亮的隆中策应该有这么回事,但后人改写的成分也似存在。鲁肃说“鼎足江东”,其时鲁肃根据什么判断出鼎足呢?诸葛亮说“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诸葛亮希望刘备能全据荆、益,但怎么计策伊始就安排刘备在益州,一上将在荆州呢?刘备就怎么不会象刘表一样在荆州呢?话归正传,诸葛亮也提出与孙权结好,显然也是权宜,要尽量避免两面作战,宜先全力对付曹操,解决北面难题,剩下东面就好办了。刘表病笃,据说有向刘备托付之意,刘备婉谢了。裴松之认为不可能有这回事,是有道理的,但是刘表是虚假客气,刘备识而推辞,也不是没有可能。(注七)

注一:《三国志·荀彧传》(以下传纪无书名者皆出《三国志》)。
注二:《顾雍传》注引《吴书》。
注三:《孙策传》及注引《江表传》与《吴录》、《周瑜传》、《程普传》。
注四:《鲁肃传》、《吴主传》、《甘宁传》注引《吴书》、《董袭传》。
注五:《吕蒙传》。
注六:《诸葛亮传》。
注七:《先主传》注引《魏书》。《先主传》注引《汉魏春秋》有备言“刘荆州临亡托我以孤遗”语。
 


建安十三年,曹操雄师下荆州,刘琮束手就降,刘备携众仓促南走。刘备在当阳被曹操追上,军民四散。刘备愁无出路,可就在这当口,鲁肃走上前来,宣孙权旨,又给刘备带来希望。鲁肃问刘备欲何往,刘备说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鲁肃说:“孙将军已据江东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使自结于东,崇连和之好,共济世业,而云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大喜,进驻鄂县,即遣诸葛亮随肃诣孙权,结同盟誓。(注一)陈寿《三国志》说的都是刘备接受鲁肃建议,进到夏口,《程昱传》说“曹操征荆州,刘备奔吴”,这是说明曹操一方尚不清楚孙权、刘备将会缔盟;裴注《江表传》一说进驻鄂县,一说进驻鄂县之樊口;《鄂州历史纪要》记,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关羽驻军樊口。(注二)襄阳以下沔水也称夏水,故沔口也称夏口。(注三)东汉末在今汉水入江口月湖附近筑却月城。形如却月,故名,亦名偃月垒。黄祖为江夏太守时,治石阳,别屯却月城,守沔口。建安十三年,孙权派凌统、董袭破黄祖军,屠却月城,城废。刘琦继任,复在月湖附近择地筑城,作为郡治。吴黄武二年,孙权在蛇山筑城,名夏口城。今梁子湖入江口叫樊口。(注四)靠近柴桑的长江南岸的樊口显然比长江北岸的夏口安全一些,但曹操一时还不会进攻,夏口暂也无虞。时鄂县已为吴有,(注五)故我认为刘备驻刘琦所筑夏口城可能性较大,而使关羽至樊口,以便进退。

孙权驻在柴桑,密切关注荆州的局势。他知道曹操要是轻取荆州,定将渡江南下,故他希望能纠集各种力量,御敌于外。刘备天无绝人之路,遂东结孙权,建立联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同盟呢?我认为这是一个以孙权为主,刘备副之的同盟。结盟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辞海》解释:盟,誓约也。盟者,杀牲歃血,誓于神也。盟之为法,先凿地为方坎,杀牛于坎上,割牛左耳,盛以珠盘,尸盟者执之,又取血盛以玉敦,用血为盟书,成乃歃血而读书。尸盟者即司盟者,谓主盟之诸侯。《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叔向谓赵孟曰:“诸侯盟,小国故必有尸盟者。”注云:“小国主办具。”正义云:“如哀十七年,执牛耳之类,皆小国主备之法。当小国执牛耳,亦曰尸盟。哀公与齐侯盟于蒙,孟武伯问于高柴,诸侯盟谁执牛耳?而武伯当之是也。国君以次雍容受歃而已。”(注六)盟字的写法就是对这种仪式的概括。小国可以主盟,操办仪式,但盟主必要先歃。春秋战国可谓结盟的鼎盛时期,齐桓、晋文称霸,屡次与诸侯会盟,皆以盟主的身份发号施令。宋襄公欲为盟会,公子目夷谏曰:“小国争盟,祸也。”宋襄公不听,会盂,结果为楚成王执辱。晋定公与吴王夫差黄池会盟,为争盟主,差点要互杀。(注七)

中平六年,曹操东奔陈留,与陈留太守张邈、卫兹同盟起事。曹操所据己吾县,为陈留郡所属,显然是张邈资助的。张邈为盟主不言而喻。酸枣诸军不进,曹操自引兵向西,张邈遣卫兹将兵随之。张邈虽然不进,但他同意了曹操进兵,并还派遣卫兹相随。假设要是卫兹主张进兵,张邈也可会遣曹操随之。张邈可以遣使同盟,说明其为整领人物。高柔是陈留圉县人,他见曹操据兖州,谓邑中曰:“今者英雄并起,陈留四战之地也。曹将军虽据兖州,本有四方之图,未得安坐也。而张府君先得志于陈留,吾恐变乘间作也,欲与诸君避之。”众人皆以张邈与曹操善,柔又年少,不然其言。张邈先得志于陈留,亦说明其当初之显著。(注八)初平元年,山东义兵俱起,袁绍自号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主盟。《后汉书·袁绍传》说义军“遥推绍为盟主”,但《臧洪传》有“昔张景明亲登坛歃血”语,我认为这次“歃血”应该是义军会盟所为,张景明或为司盟,或为袁绍代表。(注九)讨董卓期间,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广陵太守张超等约会酸枣,乃设坛场,将共盟誓,既而更相让,莫敢当,咸推臧洪,洪乃摄衣升坛,操盘歃血而盟。诸州郡官秩、实力相当,表面又亲善,遂推臧洪主盟。臧洪依次提到的顺序如上,说明这五位州郡人物是按这个次序登坛受歃的。两位刺史虽排在前,但这次会盟主要是张氏兄弟设计的,我认为实际的盟主在后不在前。(注十)兴平元年,曹操征陶谦,兖州遭吕布、张邈袭击,曹操回讨,一时不能下,两军乏食,各引去。袁绍遂使人说曹操连和,欲使曹操迁家居邺。曹操将许之,程昱止之曰:“将军自度能为之下乎?”曹操乃止。(注十一)

张邈的盟不了了之,袁绍的盟四分五裂,酸枣盟昙花一现而散。但袁绍与曹操连和的稍久一些。袁绍说是连曹操,实际是视其为部属。袁绍见曹操失兖州,复欲与操连和,实乃迫其真正归附。这个所谓的“连和”,不过是是中国人固有的表面上的含蓄礼遇、委婉客气的文化现象。世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上述约盟、连和没有一个等同于孙、刘结盟,但树叶毕竟是相似的,上述约盟、连和也不可能与孙、刘结盟风马牛不相及。

注一:《先主传》注引《江表传》。
注二:《鄂州历史纪要》www.ezbwg.com/1.htm。
注三:缪钺《三国志选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六十五页注。
注四:参见《武汉档案》http://www.whdaj.gov.cn/lantai/lsyg-...??主传》。
注五:《胡综传》:“综从讨黄祖,拜鄂长”。
注六:《辞海》(1936年版,1981年中华书局重印),梁章钜《三国志旁证·臧洪传》。
注七:参见《史记》诸世家。
注八:《武帝纪》、《张邈传》、《卫臻传》注引《先贤行状》、《高柔传》。
注九:梁章钜《三国志旁证·臧洪传》:赵一清曰:“张景明名导。《水经·浊漳水注》:张导字景明。建和三年(建和当作建安),为钜鹿太守。漳津汛滥,土不稼穑,导披案地图,与丞彭参、掾马道嵩等,原其顺逆,揆其表里,修防排通,以正水路,功绩有成,民用嘉赖题云《漳和神坛碑》。即是人也。”我觉得如为一人,“建和”稍早,可“建安”也略晚。如果“建安”不是根据,而是推测,“建和”、“建安”期间还有“建宁”和“光和”。
注十:《臧洪传》。
注十一:《武帝纪》、《程昱传》。
 


看来当时人行事,好象有个约定俗成的方式。弱奔强要主动说投依,强招弱要主动说连和。强的一方可以随时下命令,但弱的一方也能始终保持自己的势力。刘备投公孙瓒,依陶谦,归曹操,附袁绍,奔刘表,都是主动去的,被孙权延请结盟还是平生头一回。说不上鲁肃迟来一步,刘备的使节又将东去了呢。鲁肃嘴上说连和,心里可能会想,吴巨都想投,哪如投孙权呢。当然刘备的话也可能是试探鲁肃的。刘备到夏口,诸葛亮说:“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注一)可见,孙、刘结盟,盟主事先就定好了。刘备在危机时刻,得孙权相助,他是求之不得,根本不会争什么长短。然孙权在向刘备保持盟主的同时,时刻在迫其归顺。赤壁战后,刘备亲见孙权,绸缪恩纪,求都督荆州。周瑜谓刘备枭雄,必非久屈为人用者,不但不同意割土相资,而且建议宜趁此机会软禁之。孙权说正用英雄时,不能操之急。这与程昱说刘备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而曹操以方今收英雄时也而不可,是何等的相似。周瑜临终还说“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告孙权警惕。(注二)孙权、刘备两家若是平等的两家,周瑜、孙权的往复就是痴人说梦;正是孙权做了盟主,有对刘备发号施令的权力,所以他们的言语,才有自居的口吻。反观刘备,则是卑辞厚币,有求于人。

抛开联盟、寄寓这样的词语,我们看一下本质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曹操南下,刘琮欲与众拒之。傅巽说:敌曹操当用刘备,“将军自料何与刘备?”琮曰:“吾不若也。”巽曰:“诚以刘备不足御曹公乎,则虽保楚地,不足以自存也;诚以刘备足御曹公乎,则备不为将军下也。”(注三)可见刘备在荆州,其力量是独立发展的。这说明,刘备寄寓,并未丧失自我存在,以此推及联盟,刘备并未攀上平等席位,但其本质的东西无甚大变。

为抵抗强敌曹操,孙、刘弱势连和,就要拧成一股绳。赤壁之战,孙、刘两家协同作战,打败曹操。孙权势力强于刘备,故在战斗中起主要作用。孙权应握有统一的指挥权,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双方应该是统一作战,统一分配胜利果实。盟约里应该有这样的条款。不可能打起来后,就各自为战,各自争抢利益。小的摩擦冲突不能避免,但大的原则应该不会出现问题。

与孙权谈连和时,诸葛亮强调孙权起兵据江东,刘备亦收众汉南,能合力破曹操,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注四)孙权同意与刘备连和,但他是否会同意破曹操后将荆州让给刘备而成鼎足呢?我认为不可能。前面说了,鲁肃投孙权,便献策取荆州,然后称帝以图天下。刘表死,鲁肃说孙权,可安抚刘备等,与结盟好,共治曹操;刘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鲁肃的意思是让孙权以权宜结刘备,破曹操,然后控制住刘备,夺取天下。孙权只能设想在自己称王或可掌控的情况下,可使刘备经营荆州,而不会同意与刘备平起平坐,形成均势。诸葛亮与刘备的计策是据荆、益图天下。曹操南下,诸葛亮说孙权鼎足,同样也是基于实际考虑的权宜计,争取一块立足之地,然后再作打算。均势是实力的结果,而不是意愿的结果。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是天无二日,地无二王,上下左右,长幼主次分的极为认真仔细,近现代国家平等结盟的思想大概源于中世纪英国的圆桌会议。二战英、法结盟就是为了抗击德国的侵略,英、法不会在胜利后互犯,孙、刘结盟是为了抗击曹操的进攻,但孙、刘只要抗过这一劫,互殴就不可避免。所谓孙、刘结盟不过是各怀心腹事的苟合,将来如何演变,就要看谁玩的好了。

注一:《诸葛亮传》。
注二:《周瑜传》及注引《江表传》。
注三:《刘表传》。
注四:《诸葛亮传》。
 


我认为孙权、刘备分荆州一共有四次:第一次,分江陵地区;第二次,分南四郡;第三次,分南郡;第四次,以湘水为界分诸郡。

周瑜、刘备联军在赤壁打败曹操,乘胜追到江陵。孙权在赤壁战前,消灭黄祖,势力已渗透到江夏郡南部;周瑜胜赤壁,溯江而上,沿途收取长沙郡北部等地。(注一)周瑜攻打江陵等地,刘备南征四郡。人们多被“刘备南征四郡”这“征”字迷惑住了,遂认为刘备自征自占了四郡。其实不尽然,刘备的征不假,但我认为他是按同盟约定的统一部署行动的。统一部署的基本原则应为合理使用双方兵力,以夺取最大利益,然后分配之。孙权是盟主,他操有安排任务、分配利益的大权。故刘备征得四郡后,他没有独占的权利,要交由孙权分配的。荆州问题最困惑的地方大概就在此。孙权若放下合肥,将兵南下不是不可能。吴军已占长沙郡北部,再顺次而下是可行的。黄盖在武陵,此事时间不好确定,可能发生在刘备征四郡时,也可能发生在此后吕蒙争三郡时。但我倾向前者,很可能说明黄盖参与了刘备征四郡的行动。(注二)如果可以乱争,孙权应该放下合肥全力争荆州。正是因为有统一部署,所以我们见到的是周瑜主攻江陵,刘备南下,孙权开辟合肥第二战场。

一种说法,刘备征下四郡,孙权稍畏之,进妹固好。但另一种说法,刘备在公安,北畏曹操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孙夫人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余人,皆亲持刀侍立,刘备每入,常衷心凛凛。结合两种说法,孙权畏而联姻是表面,逼而牵制是实际。(注三)

刘备何时南下的呢?裴松之在《三国志·先主传》曹操败赤壁引归和刘备征四郡之间注引这样一段《江表传》:“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给刘备。备别立营于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复从权借荆州数郡。”周瑜是在拿下江陵后才当为南郡太守的,按裴松之注引的顺序看,裴松之可能认为刘备南下当在周瑜为南郡太守之后。支持这种看法的证据大概有这么几个:1,周瑜、刘备追到江陵,与曹仁隔江相对,兵未交锋,备谓瑜曰:“仁守江陵城,城中粮多,足为疾害,使张益德将千人随卿,卿分二千人追我,相为从夏水入截仁后,仁闻吾入必走。”瑜从之。2,备、瑜围仁于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李通率众击之,以迎仁军。3,徐晃与满宠讨关羽于汉津,与仁击瑜于江陵。(注四)这些大致可以说明刘备参与了周瑜围攻江陵的战役。但能批评上述的证据也有:1,《三国志·武帝纪》记: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公自江陵征备,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这条说刘备南征的时间很明确,但说备遂有荆州可能还是夸大了。《资治通鉴》采此说,认为刘备是月南下。2,周瑜遣甘宁前据夷陵,宁兵仅满千人,曹仁乃令五六千人围宁。宁遣使请救,诸将以兵少不足分,吕蒙建策留一半兵与凌统坚守,周瑜、程普率余众可急去解围。(注五)我认为此时周瑜、程普至少有二万兵,多兵救宁,余下不堪当曹仁,少兵救宁,无把握解围。若有刘备一二万人在,不当有分兵之忧。刘备兵不在,可能去涉汉津,也可能南下了。3,宋本、殿本《三国志·先主传》“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下注有《江表传》曰:“备立营于油口,改名(为)公安。”殿本脱“为”字。陈浩曰:“‘油口’宜作‘油江口’,然此注已见于‘曹公引归’之下,此处不应重出。”(注六)今陈乃乾校点本、吴金华校点本等都无此注,而赵幼文校笺本仍存此注。看来此注的“备立营于油口,改名(为)公安”,与上一个注中的“备别立营于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应该是同一句话。是裴松之作的重复解释,还是原本就一个注,本注在“治公安”下,后来前窜了呢?郝经《续后汉书·昭烈帝纪》记:“建安十三年,昭烈与周瑜并力拒操,战于赤壁,大破之。备、瑜并进,追到南郡。昭烈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督零陵、桂阳、长沙郡,以赵云为桂阳太守。十四年冬,昭烈表孙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会刘琦卒,权表昭烈领荆州牧。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昭烈,昭烈立营于油口,改名公安。权稍畏之,以妹妻昭烈。十五年,刘表故吏士多归昭烈,昭烈以周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容众,冬十二月,乃自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注七)郝经的说法显然是根据司马光的说法来的,司马光是根据所看的本子改写的呢,还是根据自己的考释判断改写的呢?不管真实情况如何,我认为郝经据之所写的近实,可谓给解开荆州谜团送上一把钥匙。(注八)我倾向于刘备到南郡不久即南下,最迟应在翌年春夏间取得四郡。他返回后,仍可以再助周瑜攻打江陵。

注一:《周瑜传》记,领南郡太守,据江陵,食下隽、汉昌、刘阳、州陵四县奉邑。前三县在长沙郡东北部,后一县在南郡东南部。我认为这些地方应为周瑜顺路所收。
注二:《黄盖传》。
注三:《先主传》、《法正传》。
注四:《周瑜传》及注引《吴录》、《李通传》、《徐晃传》。
注五:《周瑜传》、《甘宁传》、《吕蒙传》。
注六:梁章钜《三国志旁证·先主传》。
注七:商务印书馆1936初版(据宜稼堂丛书本排印)。
注八:司马光、郝经认为刘备征四郡后,即拜诸葛亮、赵云官,都守三郡,情况可能不是这样。《关羽传》记:“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张飞传》记:“先主即定江南,以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晋书·地理志》记:“蜀分南郡,立宜都郡”。《宋书·州郡志》记:“习凿齿云,魏武平荆州,分南郡枝江以西为临江郡;建安十五年,刘备改为宜都。”这都说明刘备是在得到南郡后,分出宜都郡的。以此相推,刘备“封拜元勋”的时间当在得南郡后,诸葛亮、赵云的任职也应该在此时。我认为司马光、郝经对《江表传》“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等事的时间安排是合理的,但没有提刘备“复从权借荆州数郡”不妥。刘备征下四郡,可能在这些地方留有人马,但因主权问题与吴产生纷争,故刘备诣京见孙权“求都督荆州”与“借荆州数郡”实际是一回事,两种说法。
 


刘备取得四郡,周瑜破走曹仁,始于赤壁的荆州战役基本结束,双方开始分配利益。周瑜领南郡太守,据江陵。分配方案很可能是周瑜草拟的,孙权批准了。周瑜仅将江陵那一段长江的南岸地分给刘备,周瑜坐北,至少长沙、武陵的要害也在周瑜掌控下。周瑜的用心是显见的,他要把刘备置于瓮中、掌上。刘备感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次风险投资,虽说孙权出资三万外加其他,但刘备也出资近两万,双方都并力奋战,但利益分配显然与出力不很相称。孙权一夜暴发,而只给刘备一点辛苦费。孙权长期垂涎这块蛋糕,又认为刘备当初无立锥之地,性命不保,能得如今的生存条件应该满足。刘备颠沛流离,忍辱负重,但矢志不渝。面对曹操虎狼之师,刘琮束手,而刘备宁死不屈,连和孙权,一战而胜,这为他赢来了极高的声誉。既然活着,就要努力争取出头之日。

刘备问庞统曰:“卿为周公瑾功曹,孤到吴,闻此人密有白事,劝仲谋相留,有之乎?在君为君,卿其无隐。”统对曰:“有之。”备叹息曰:“孤时危急,当有所求,故不得不往,殆不免周瑜之手!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时孔明谏孤莫行,其意独笃,亦虑此也。孤以仲谋所防在北,当赖孤为援,故决意不疑。此诚出于险涂,非万全之计也。”(注一)刘备若自征自占四郡,周瑜不会再分南岸地给刘备,刘备也不会感到危急,去求孙权。刘备正是因为得地太少,才要求孙权再能多与。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他实际就是要以刘琦为幌子来控制荆州。刘琦死,群下推刘备为荆州牧,但他并未敢就称之。有职无土,又不知孙权的企图,刘备只能寝食不安,不会有什么高兴的。故刘备马上表孙权为车骑将军,领徐州牧,更进一步明确地尊其为盟主,因车骑将军排在左将军前,而抱怨周瑜给地太少,不足以安众。刘备不可能不知分配的方案最后是孙权定夺的,但他要把不满朝向孙权,那结果十有八九要坏菜。所以刘备的策略是躬奉孙权,埋怨周瑜,以期孙权承认他的荆州牧,并让与相应的土地。刘备从孙权那里满载而归,还不失时机向孙权密谮周瑜恐不久为人臣,可见策略的效果了。而周瑜让孙权留刘备,孙权给放了,周瑜不同意割土,孙权借出了。若再写小说,应该写周瑜就是被这气死的。

陈寿写《三国志》,为司马氏曲笔掩饰是难免的;陈寿是蜀国人,在简择史料的时候,是否同情刘备呢?缪钺在《三国志选注·先主传》中说:“‘先主至京见权,绸缪恩纪。’前人谓此处文意与下文不相连属,疑有脱文。”按陈寿的笔法,刘备主动去见孙权求都督荆州,那这事就应该在刘备的传里写的详细明白。我认为如有脱落,脱落的很可能就是这些内容。因为主要的脱漏了,我们现在只能在孙权、周瑜、鲁肃的传里看到只言片语。虽然不排除陈寿有同情刘备的可能,但现在看来主要还可能是遗漏造成疑惑。我们接上面郝经的话,再看看他是怎么往下说的:昭烈“自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周瑜、吕范劝留之,权不从,礼遇甚盛,绸缪恩纪。……周瑜卒,鲁肃代领其众,劝权以荆州借昭烈,与共拒曹操,权从之。权欲与昭烈共取蜀”,昭烈拒之。郝经有时将裴注单列,有时将裴注与陈志揉在一起,用他自己的考释和理解重新复述。郝经是见到没有脱文的本子,还是根据自己研究所得,我不得而知,但仍然认为他说的近实。

曹操占东郡,占兖州,虽属下推其为主,但他皆要征得袁绍的表拜。刘备为陶谦表为豫州刺史,陶谦死,州人推刘备领徐州,刘备向袁绍奔请,袁绍准许。所以郝经说的刘备、孙权互表是合乎情理的,程序应该如此。刘备一进京,就把高帽给孙权戴上,并表示要坚决团结在以孙车骑为中央的周围,反对曹操霸权。孙权晕过去了。周瑜急忙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周瑜一见到刘备,就象范征一见到刘邦,这又是一次四百载的鸿门宴,周瑜希望孙权可别再放走这条大鳄。吕范也劝留备,但项伯又出现了,鲁肃曰:“不可。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注二)刘备能闻周瑜相留事,不是得自孙权,就是鲁肃了。面对急兼和缓图两种意见,孙权要权衡的。周瑜、刘备在利益分配上发生矛盾,一个是兄的连襟,一个是妹夫,是妹夫刘备能被收伏,还是兄的连襟周瑜将会坐大,孙权的脑海大概跑不掉这些思虑。把刘备装箱容易,但关、张兵变,一时不能解决,曹操乘衅,事情就可能不好收拾。思来想去,孙权还是采纳鲁肃的建议,而回复周瑜道,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且备难卒制,宜从长计议。刘备入蜀见刘璋,张松令法正白备,可于会所袭璋。备曰:“此大事也,不可仓促。”(注三)故此,孙权的决定也是有其道理的。但问题是牛羊不会跑的很远,而鹰隼则稍纵即逝。

孙权这次借给刘备的地方是哪些呢?一般认为是南郡,事情果真如此吗?后孙权袭三郡,鲁肃与关羽在益阳单刀相会,鲁肃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败军远来,无以为资故也。”将这话与前面刘备因急而求见孙权的事相联系,可见刘备征得四郡而不能独占。若刘备可以自征自占四郡,就没有刘备还无资,孙权借给的说;正是刘备尚不能自征自占四郡,所以刘备仍处于无资状况,而有孙权借给的说。鲁肃说“刘备负国”,即谓借而不还;关羽说左将军乌林之役有功,“岂得徒劳无一块壤”,即在极力找根据。鲁肃善辞令,力陈事件经过,使关羽无以答。说明双方都清楚事情的原委。(注四)这些说法多出自《吴书》,是否是一面之词?然《蜀书》多阙如,又不知何故。《鲁肃传》及注引《汉晋春秋》最能说明这次借地的情况:刘备诣京见孙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权即从之。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周瑜病笃,卒,鲁肃拜奋武校尉,代瑜领兵,程普领南郡太守。这段话说明两件事:1,孙权已借出地给刘备;2,借出的地方不是南郡,因周瑜还活着,在南郡,而周瑜死后,鲁肃、程普又到南郡上任。刘备所求的地方大概就是他受命所征的地方。这事和前面讨论的《江表传》记的备“复从权借荆州数郡”可以吻合了。司马光、郝经都写道:鲁肃、关羽单刀相会,“肃因数责羽以不返三郡”。因有借,才有返。(注五)

但我觉得“借荆州数郡”这个说法,很可能是出自孙权的安排。刘备大概不会主动提借,刘备向孙权说一堆好话,可能就是想留住所占之地。刘备以长期寄居荆州的经历及以刘表、刘琦宗亲的身份,求得荆州数郡,有些情理和理论依据。孙权既然不能采取急兼刘备的办法,还要利用他与曹操消耗,但又不能放纵他不受节制,遂和鲁肃搞出来个“借”,即刘备对所征之地有使用权,而孙权对垂涎之地则拥所有权。刘备是老油条,不管孙权写什么条款,立什么字据,权且应之,能真正居之就是达到目的,因日后发展变化都是要靠实力说话的。

注一:《庞统传》注引《江表传》。
注二:《周瑜传》、《鲁肃传》注引《汉晋春秋》。
注三:《先主传》。
注四:《鲁肃传》及注引《吴书》。
注五:《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年》、《续后汉书·鲁肃传》。
 


刘备穿行于危机,竟然运气亨通,满载而归。曹操闻孙权益地给刘备,丢笔于地。曹操这个举止,除了是惊的,还应该有悔的。曹操多少帮了刘备的忙。赤壁败后,曹操就应该趁势装熊,示弱无力再下,去挑引孙、刘相兼,可他竟然顾及起面子,迅入江淮,以示赤壁创伤不深,仍力有余焉。这让孙权也不得不满足刘备的要求。

《周瑜传》说,刘备返回后,周瑜即进京见孙权,建议与孙瑜取蜀,孙权许之。周瑜还江陵为行装,而半道病卒。《刘备传》说,孙权遣使云欲共取蜀,殷观说但可赞其伐蜀,而自说新据诸郡,未可兴动,吴必不敢越我而独取蜀。裴松之在此注引《献帝春秋》说,孙权欲与刘备共取蜀,刘备拒答不听。孙权但遣孙瑜率水军住夏口,刘备自驻孱陵,分使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诸葛亮据南郡,以阻之。孙权知刘备意,乃召孙瑜还。“孙权遣使云欲共取蜀”,紧接“先主至京见权,绸缪恩纪”后,如有脱文,就在这两事间。周瑜取蜀与孙瑜取蜀可能是先后发生的两回事。周瑜想以江陵为基取蜀,长江水道多在周瑜控制下,大概不存在越刘备说。周瑜死后,刘备入江陵,孙权又想派孙瑜与刘备共取蜀,刘备据江陵不许其越。脱文可能将周瑜取蜀事脱落了,而裴注则注的是周瑜死后孙瑜取蜀事。一般认为《周瑜传》和《刘备传》说的取蜀事是一回事,当时刘备不有江陵,故裴注不实。若谓两回事,裴注则有参考价值,尽管张飞屯秭归显得太远,诸葛亮据南郡有些不详。

郝经在《孙权传》中叙述此事说:“建安十五年,昭烈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周瑜上疏请留昭烈,权以曹操在北,当广揽英雄,不从。遂以荆州借昭烈。周瑜请进取蜀,未行而卒。分长沙为汉昌郡,以鲁肃为太守,屯陆口,代瑜。权欲遂取蜀,遣使告昭烈,昭烈不从。权令孙瑜率水军住夏口,昭烈不听军过,使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诸葛亮据南郡,昭烈自住孱陵。权不得已,召瑜还。”郝经在《昭烈帝纪》中说的更详细,基本就是把陈志和裴注的内容拆开,然后又融在一起,但《孙权传》说的言简意赅,周瑜、孙瑜是为两次。

周瑜死,鲁肃和程普进驻南郡。刘备与孙权对南郡的交易应该是这时达成的。郝经已经说的明确:“周瑜卒,鲁肃代领其众,劝权以荆州借昭烈,与共拒曹操,权从之。”郝经两次借,都言借“荆州”,以我的观点看,周瑜在时借出的“荆州”是指南四郡,周瑜卒后借出的“荆州”是指南郡。周瑜的死,对孙权的力量是一个很大的削弱。周瑜在江陵,程普在江夏,孙权在建业,沿江布置紧凑。周瑜死,曹操江淮力量不减,孙权鉴于这种形势,收缩防线,将南郡再借与刘备,让程普复还江夏,并将长沙郡北部地区置为汉昌郡,以鲁肃为太守。我认为这次交易很可能涉及交州的归属。初,交州刺史张津、苍梧太守史璜相继死,刘表遣赖恭代张津,吴巨代史璜。后赖恭、吴巨失和,吴巨举兵逐赖恭,赖恭走还零陵,归刘备。刘备出兵交州可谓一步之遥,探囊取物,刘表都惦记这块地方,可刘备却毫无反应,任由吴军夺取,这应该说明吴、蜀是有交易的。这个交易的结果,就是刘备进驻江陵,鲁肃守汉昌,步骘南取交州。孙权形成一个壁垒,有进可攻、退可守的回旋余地;刘备占荆州大部及要害,舍交州,但可取益州。我认为孙、刘联盟期间,对势力范围是有划分的,就象国共二次合作对势力范围有所划分差不多。

刘备入蜀,刘璋推刘备行大司马,领司隶校尉;刘备亦推璋行镇西大将军,领益州牧。刘备当上朝廷重官,刘璋则为地方要员,这样的安排就是刘备为盟主。曹操、孙权都已获悉刘备入蜀的情报。曹操臣赵戬说刘备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傅干则认为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何为不济?孙权臣吕岱从蜀还,遇刘备军于白帝,观其无斗志,谓事必不克,而吴范则说刘备当得之。(注一)刘备终得蜀,实力大增;关羽镇荆州,与吴有所不睦。孙权采用鲁肃策落空,方感周瑜虑深,遂遣诸葛瑾向刘备求荆州诸郡。刘备言:“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耳。”权曰:“此假而不反,而欲以虚辞引岁。”(注二)这说明刘备知情,他不能拒绝,又不能答应,遂敷衍说等取下凉州,当以荆州相与。如果没有借荆州数郡这么回事,只有借南郡这么回事,那么刘备无论如何都不会说“尽以荆州与吴耳”这样的话的,没全借怎么要全还呢?难道当时还签有这样高的高利贷条款不成?孙权知备滑头,没有诚意,遂攻取三郡。刘备下兵争之。这回又是曹操进占汉中的行动影响了孙、刘两家的行动。刘备向孙权讲和,两家以湘水为界,中分荆州。后来就是纯争荆州了,孙权巧借曹操父子,袭取刘备的荆州,并把刘备的报复也彻底粉碎。

注一:《先主传》注引《傅子》、《吴范传》。
注二:《孙权传》、《刘备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玩吧256游戏论坛

GMT+8, 2024-12-4 01:11 , Processed in 0.14490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